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

讓我們一起散步去!

逛誠品時,看到這本 <家在巴黎>,翻了幾頁,便決定帶它回家了。巴黎,是華老師夫婦帶我們走過的地方,一個非常適合散步的美麗城市。

帶了 <家在巴黎> 回家,越看越喜歡它了。為什麼? 這些年來,看著同事朋友一個個以出國為樂,比賽著出國次數、去過的城市多少。每當我聽到這些言論,我都只有靜靜地聽著,不想加入比賽。我喜歡的旅行是: 在當地社區裡的街道上散步,看看每個家庭的房屋建築和庭院設計;或者是逛逛附近村鎮的小店,順便吃個午餐喝杯咖啡。沒錯,我喜歡散步。

<家在巴黎> 的作者西零女士,也和我一樣,喜歡在家附近走走看看,發現好玩的事物。書中,便有好多篇幅記錄她在巴黎四處散步的時候,所發現的人事物,而引起的好奇與感觸。

西零女士既住在巴黎,又喜歡散步,當然不會錯過凡爾賽宮了。這是書中所提供的凡爾賽宮的庭園一角。



看到這張照片,讓我想到上次去巴黎時,特地和朋友去參觀凡爾賽宮,結果那天剛好是休息日,宮殿室內建築不開放,幸好室外花園區沒有管制,我們就逛了一整天的凡爾賽宮花園!

凡爾賽宮的花園,真是標準的法式花園,所有的樹木都修剪得非常一致。而華老師在課堂上說的那些美麗的希臘羅馬神話故事的雕像們,也時不時地點綴在花園各處處。我們一行人走走停停,看著面前美麗景色,想像著太陽王路易十四騎馬奔馳於面前筆直的花園大道時的英姿。

書中有著西零女士與高行健伉儷在巴黎各處散步的精彩片段,讓人不禁無限嚮往。走,讓我們一起散步去!

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巴黎的美, 是這樣付出的!

話說大家去巴黎的時候, 看到巴黎城市的美麗, 有沒有很羨慕啊? 巴黎的建築物外牆都很乾淨呢相比於台北的建築物外牆的黑、灰、暗, 我可是羨慕加嫉妒的呢! 巴黎怎麼能夠讓整個城市的建築, 都保持得如此地白淨亮麗呢?


華老師在課堂上, 為我解了疑惑。他說: 巴黎的建築物, 規定是要定期清洗的。華老師解釋道:

在汽車與工廠還沒進入巴黎之前, 建築物的外觀都是維持著白淨的。以下這張照片, 19世紀中期所拍攝的巴黎一角, 可以看到建築物外牆的顏色是淡色的。


隨著19世紀末開始, 工廠進駐巴黎, 汽車也跟著進來了, 因此空氣裡的油煙量增加, 黏著在建築物上面, 日積月累, 終於導致建築物的外牆變色了。以下這張是 1913 年所拍攝的巴黎聖馬丁教堂的照片, 可以看到教堂的外牆黑得就像煙熏過一樣。


然而, 1960年代開始, 政府規定所有的建築物都必須定期清洗外牆。自此以後, 巴黎的建築物又恢復成白皙了! 以下這張, 是近年來清洗過外牆之後的聖馬丁教堂, 外牆顯露出原本的顏色, 不再黑漆。


所以, 在巴黎經常可以看見清洗建築物外牆的景象。這倒讓我想起了上次去羅浮宮時, 就看到正在清洗羅浮宮外牆的架子與裝備, 原來如此呀!

P , 既然要整頓台北市容, 要不要也來效法一下巴黎呢?

2016年7月16日 星期六

巴黎與藝術 - 2016 暑期課程 (四)

為什麼巴黎如此地聲名遠播呢?
為什麼人們對巴黎趨之若鶩呢?
海明威說, 巴黎是一席 <流動的饗宴>。是的, 巴黎的文藝氣息, 巴黎的帝國風華, 巴黎的浪漫情懷, 在在都讓人們為之嚮往與傾倒。
讓老巴黎人華文軒老師帶領你一探究竟, 揭開巴黎的魅力泉源。
<Paris and Arts 巴黎與藝術>, 7月22日起, 每週五晚上, 就在內湖社大!
英語教學, 趕快來報名喔!


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太空漫遊?

大家看看, 這幅畫像不像小時候的卡通影片裡的畫面啊?


華老師說, 伊夫·坦基 (Yves Tanguy) 的畫作, 很小孩子氣。也是啦, 他的畫, 不是讓我想到卡通影片, 就是讓我覺得很像科幻小說裡面的場景。就如同下面的這幅畫, 讓我想到前些年看的一本科幻小說, 亞瑟.克拉克的 <2001太空漫遊>。


我已經記不清 <2001太空漫遊> 裡的細節了, 大概就是外星人在月球設了一個基地, 用磁力黑石板對準木星, 和木星的基地做連絡, 而這塊磁力黑石板, 可是這個小說裡的主要角色之一呢, 她有個暱名, 叫作 “老大哥”。

再回來看看伊夫·坦基的這幅畫作: 第一, 她那前方的機器設施, 很像阿姆斯壯登陸月球時的登月小艇。登月小艇前方那凹凸不平的路面, 像不像月球呢? 再者, 前方聳立了一塊石板, 這塊石板像不像那 <2001太空漫遊> 裡所說的磁力黑石板老大哥呢?

我強烈懷疑, 亞瑟.克拉克是看了伊夫·坦基的這幅畫作之後, 才寫出太空漫遊的!

好吧, 我想像力太過旺盛。

死神 (The Death)

最近在臉書上看到一篇有關西洋死神的介紹, 也正好華老師在前些日子為我們介紹了一些關於死神的畫作, 讓我想寫這篇死神。

中華傳統文化下的死神, 大概是十八層地獄下面的閻羅王和他派來陽間抓人的小鬼了吧! 但是, 西方文化世界裏的死神, 是什麼樣子的呢?

華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死神。身穿全罩式斗篷衣, 手握長柄鐮刀, 這就是一般人認知上的死神的樣貌。


然而, 死神除了這個斗篷加鐮刀的樣貌之外, 還有哪些樣貌呢? 我們往畫家的作品裏找找。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漢斯·巴爾東·格里恩 (Hans Baldung Grien) 的畫作中的死神, 是這樣的: 拿著沙漏計時器的骷髏人。


畫中, 美麗的小姐只顧著對鏡子看, 整理自己漂亮的頭髮, 殊不知死神就在她後面, 拿著沙漏計時器計算著她的期限呢! 這幅畫要告訴我們的是: 我們必須時常虔誠祈禱, 以準備死亡的到來, 才能夠進入天堂之境。否則, 當死亡到來時, 我們還沒準備好, 就只好跟著死神到地獄去了。

這幅畫所表達的意思, 或許並不太符合現今的科學時代, 因為這幅畫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呀! 然而, 要我們多行善事、嫉惡如仇的宗旨, 還是能在這個社會推廣的。

忽然想到, 中華文化裏, 好像沒有天堂的概念喔! 人死了之後, 不是再次投胎轉世, 就是下地獄耶! 喔, 你說不是有個孫悟空大戰天庭的天庭嗎? 那天庭是給玉皇大帝和一群神仙們住的地方耶! 咱們這些平凡人死後, 好像無法到天庭裡面住呢?




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巴黎與藝術 - 2016 暑期課程 (三)

巴黎, 這「世界藝術之都」的美名, 絕非浪得虛名! 她那隨處可見的美麗建築、法式公園、和裝置藝術, 在在都讓人們為之傾倒。

巴黎的偉大, 絕非一蹴可及的。我們不儘要了解巴黎的現在, 也要追溯巴黎的過去, 看看巴黎一路走來的行蹤。

讓我們一起走進巴黎, 散步在前世今生的縱橫交錯裏!


<Paris and Arts 巴黎與藝術>, 7月22日起, 每週五晚上, 就在內湖社大!

英語教學, 趕快來報名喔!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巴黎與藝術 - 2016 暑期課程 (二)

朋友們, 準備好要和我們一起漫步在巴黎了嗎?

漫步在塞納河邊, 看看那橋上的美麗裝飾。
漫步在盧森堡公園, 聽聽那雕塑引人入勝的故事。
漫步在羅浮宮旁, 緬懷太陽王路易十四的偉大建築。


<Paris and Arts 巴黎與藝術>, 7月22日起, 每週五晚上, 就在內湖社大!
詳情請看: http://nh.tpcu.org.tw/course/s/10503




Cubism 立體畫派

有個畫派, 我不是很喜歡他們的畫, 也看不太懂他們畫的是什麼。這個畫派, 就是立體畫派 (Cubism)。讓我們先看看其中一幅畫吧!


這是立體派畫家 Jean Metzinger 的作品。各位喜歡嗎?

既然我不是很喜歡立體畫派的作品, 那為什麼我現在要介紹立體畫派呢? 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樣, 也看不懂他們是在畫什麼。但是, 就是這個 “但是”, 讓我想介紹一下這個畫派啦!

但是呢, 有一個主題, 傳統繪畫和立體畫派都對相同的主題, 有類似的畫作, 那如果把他們兩幅畫擺在一起, 兩相對照, 這應該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吧! 正好我們就發現了這一幅畫作啦!

下面這兩幅畫作, 皆是母女主題的畫作, 一幅是 18-19 世紀的畫家 Vigee-Lebrun 的作品, 另一幅則是 20 世紀立體畫派畫家 Jean Metzinger 的作品。

 

各位看倌, 這下你看懂了一點了嗎? 立體畫派的畫作, 是用各種立體幾何圓錐體, 來組合成畫家想要的圖像。

雖然我有一點點比較看得懂立體畫派的畫了, 我還是不太喜歡這派別的畫啦! 你呢?


畢卡索的創作特色來源之一

畢卡索 (Pablo Picasso), 堪稱是 20 世紀最有名的藝術家之一。讓我們先來瞧瞧他的作品:


您喜歡這幅畫嗎?

雖然畢卡索如此地盛名, 有些人看到他的作品, 還是會覺得, 把人畫得歪臉斜嘴的, 有什麼好看的?

且不管他的畫作是否美麗, 我們必須承認, 他的確是個創作力十足的一位藝術家。那他豐富的創作力, 來自哪裡呢?

讓我們先來看看他的照片。


這是青年畢卡索, 還滿帥的, 是吧? 喔喔喔… 看完了帥哥, 請把眼睛往帥哥旁邊看看, 看看他周遭的擺飾。畢卡索的後面, 有兩個高高的人偶, 造型還滿原始的, 看到了嗎? 人偶另一邊的架子上, 則擺滿了類似的小型原始人偶。這些人偶, 從哪兒來的呢? 而這為數不少的人偶, 和畢卡索的創作, 又有什麼關係呢?

讓我們一一來探討。

華老師說: 20 世紀初期的那個時候, 法國在非洲有很多的殖民地, 也因此有很多的法國人去了非洲, 有的是軍人值勤到非洲, 有的是民眾去非洲旅行經商, 等等。這些人從非洲回到法國的時候, 帶回了很多的紀念品。而這些從非洲帶回來的紀念品中, 也有一些是類似畢卡索照片裡的人偶一樣的非洲原始部落的雕刻品。在20 世紀初期的巴黎街頭上,, 這些非洲的雕刻品數量, 可謂為數不少呢!

看來青年畢卡索, 對這些非洲來的原始雕刻, 非常地喜愛呀! 這不? 照片裡他收藏了很多的非洲原始人偶的雕刻品呢!

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些非洲原始部落的雕刻, 對畢卡索的創作, 有什麼影響呢? 以下有兩張圖, 左邊那張是一個非洲原始面具的照片, 右邊那張則是畢卡索的作品。有沒有發現, 這兩個圖形, 相似度非常地高呢!


畢卡索真的非常喜愛非洲藝術啊, 喜愛到甚至把它融入了自己的創作裡了呢!

畢卡索從非洲原始藝術裡, 找到了他創作的特色。我們又能從哪裡找到我們的創作元素呢?

2016年6月22日 星期三

巴黎與藝術 - 2016 暑期課程

好康逗相報!

華老師將在暑假期間帶領我們一起前進巴黎, 遨遊巴黎街區, 欣賞巴黎的美, 感受巴黎的媚。

華老師說, 他要和大家手牽手, 像母雞帶小雞一樣的, 帶領大家到巴黎散步, 看看巴黎市區的建築與藝術。



心動了嗎? 趕快來報名喔...

<Paris and Arts 巴黎與藝術>, 7月22日起, 每週五晚上, 就在內湖社大!

詳情請看: http://nh.tpcu.org.tw/course/s/10503

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

只有梵谷的背影, 也開心!

我愛看照片, 尤其是人物照!

我們目前所能看到的梵谷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的長相, 最有名的, 莫過於他的自畫像了。梵谷畫了很多的自畫像, 可是他的照片, 卻寥寥無幾。


梵谷的一位畫家朋友, 埃米爾·伯納德 (Émile Bernard), 非常喜歡拍照, 也在他和梵谷兩人一同出遊的時候, 拍了一張他們倆的合照。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張照片吧!


這張照片, 拍攝地點是在一個河邊, 有兩個人, 一個正面, 一個背面。猜猜看, 哪一位是伯納德? 哪一位是梵谷?
正面的那位是伯納德, 背面的那位, 則是大名鼎鼎的梵谷。你猜對了嗎?
華老師說, “Everytime I see this photo, my heart is broken. ” (每當我看到這張照片, 我的心就碎一次。) 為什麼只拍到梵谷的背影呢? 哎… 華老師再次心碎了…

雖然這張照片只看到梵谷的背影, 我也很開心啦! 看到他頭戴了一頂帽子, 穿了一個短外套。他看來好像不矮, 但是身型彎彎曲曲的, 有點奇怪。光是一個背影, 也能透漏些許的訊息啊!

這是 “沒魚, 蝦也好”, 沒有正面, 就是背影也好的概念嗎? 是的。

華老師說, 他有個鄰居認識伯納德, 而伯納德又是梵谷的朋友, 那他就和梵谷有些許的連結了。 我是華老師的學生, 那我也和大畫家梵谷有所關連了耶! 哈!

偉大畫家高更的形成之路

說到高更 (Eugène Henri Paul Gauguin), 我最有印象的, 大概就是他大溪地時期的作品了。一個白人畫家, 在19 世紀末20世紀初的那個時期, 竟然為了一個遙遠小島上的原始部落居民, 畫了這麼多的畫作, 讓我覺得很驚奇呢! 而且, 他的色彩運用, 也很獨特。


高更, 華老師說, 他原本是一個 Sunday painter (周日畫家), 也就是業餘畫家的意思啦…高更原本在銀行工作, 只有在周末放假的時候, 才會拿起筆來畫畫。大概是因為畫的好吧, 也大概是因為銀行的工作讓他錢包滿滿不愁吃穿, 所以便改行為全職畫家了吧!

高更獨特的色彩運用, 並不是在大溪地時期才開始使用的。他在布列塔尼時期, 便展現了這個風格。下面這幅, 就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華老師說, 高更所使用的顏色, 並非是真實的色彩, 而是在他的心中所感受到的顏色。看起來, 高更很喜歡使用磚紅色呢! 就不知道在他心中, 磚紅色所代表的, 是什麼意思呢?

我很喜歡看照片。慶幸地很, 我們還保留了幾張高更的照片!


看了他的照片, 再看看他的畫作, 忽然發現, 他很喜歡把自己放入畫中。就像以下這幅畫作, 裏面的人, 根本就是自畫像呀! 可是等等, 那個頭上的圈圈, 不是應該只有在基督宗教上的神級人物, 才有的嗎? 那他是在畫自畫像呢, 還是在畫耶穌呢?


吼, 這個高更, 實在是有夠自戀的啦!

2016年5月29日 星期日

印象派的誕生

說起印象派, 最有名的一幅畫作, 莫過於因它而命名的莫內 <印象日出> 了。那麼, 為何用莫內的這幅畫作來命名這個派別呢? 待我細細說來…


在19 世紀時期, 巴黎的畫展都是在很大的建築物裏進行的, 裏面擺滿了各個參展畫家的作品, 少說也有個上千上萬幅的畫作。各種各類的畫, 全都參雜其中。這麼多的畫, 要怎麼看呢? 你猜對了, 人們看到後來, 全都累了, 後面的 90% 的畫, 都被大家草草晃過了。


這時, 就有人想要捨棄這種大型的畫展, 改為小而美的畫展, 讓來看畫的人們能夠實實在在地看到自己的畫作, 有更多的時間專注在一幅畫上面。在 19 世紀的後期, 小型畫展因應而生。畫風相似的畫家們集合起來共同開畫展, 莫內也和朋友們一起開了一場畫展。

莫內和朋友們在 1874 年所開的畫展, 就在以下的這棟建築物頂樓, 這是一個攝影工作室。當時巴黎的人們看到了這群畫家們的繪畫, 竟是如此地簡單, 沒什麼細節, 與當時的主流畫風截然不同, 便嘲笑他們, 還以莫內所展示的其中一幅畫作 <印象日出> 的名字, 來戲謔他們, 叫做: 印象派。


這就是印象派的開始。1874 年的這個畫展, 便是印象派的第一次展出。

雖然印象派一開始是被人們嘲弄的, 但時至今日, 印象派的盛名反而更加遠播。今天莫內的作品, 動輒億萬, 用華老師的話來說, 只有美國的大美術館才有錢能買得下了。

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

貓奴


好吧, 我承認我是貓奴! 是貓奴, 才會在一看到這幅畫的時候, 就立刻會心一笑, 趕快拍下來, 準備大作文章一番。

華老師說, 畫家凡霍夫 (Van Hove) 的畫, 都有些奇怪。在這幅畫作裏, 那位女生, 竟然讓我們看著大片的背部, 而她漂亮的臉龐, 卻只露出了側邊的一部分而已。女生正和貓咪對望著呢!

作為貓奴的我們, 當然不在乎那個富有骨感又滑溜的美背, 我們看到的是那高貴的暹羅貓, 正呼喚著他的奴僕呀。而, 這位貓奴女僕, 也正在專心地聆聽著貓主人的需求呢!

居斯塔夫·莫羅 (Gustave Moreau)

居斯塔夫·莫羅(Gustave Moreau), 何許人也? 野獸派畫家馬諦斯的老師是也! 既然是馬諦斯的老師, 那莫羅的畫作, 應該和馬諦斯的, 多少會有點相關性吧? 這裡有一幅莫羅的作品, 請看倌們自己看看, 評量評量, 他們兩人的畫作, 有多相像吧…


是的, 你沒看錯, 一點都不像! 那莫羅的風格, 是如何孕育出馬諦斯的野獸派畫家的呢?

以下有兩幅畫: 上面這幅畫, 一看就知道是莫羅的畫作風格, 下面的這幅畫, 則很像是抽象畫。那下面的抽象畫, 是誰畫的呢? 沒錯, 它也是莫羅的作品, 你猜對了嗎?

 

下面的這幅抽象畫, 是莫羅的一幅尚未完成的畫作, 看起來只是塗了一些底色的色塊而已。這是莫羅為了創作類似上面的這幅畫, 所做的準備。

那為什麼莫羅創作時, 是先畫背景底色呢? 平常我們畫畫時, 都會先把主題畫好, 再畫其他的事物吧? 為什麼莫羅繪畫的方式, 卻是先畫背景顏色呢? 這個問題, 我在 <天堂之美在人間—東正教聖像畫展> (http://theological.asia/2016/04/02/heavenly-beauty-on-earth-icon-exhibition/) 裏, 找到了答案。聖像畫家科迪斯 (George Kordis/希臘雅典大學教授) 說: 他在畫作聖像畫時, 首先要決定的是背景顏色, 再一層一層的把顏色加上去, 最後堆疊出多層次的色彩。莫羅的畫作主題, 都是和宗教有關的。我認為, 他也可能是用聖像畫的技巧來創作的。

居斯塔夫·莫羅的作品, 都收藏在以他為名的博物館內。居斯塔夫·莫羅博物館, 就在巴黎。下次到巴黎時, 不妨到居斯塔夫·莫羅博物館看看吧!


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

青年和老年

這兩位先生, 你喜歡哪位呢?


其實, 他們都是同一個人, 查爾斯‧安格朗 (Charles Angrand), 法國點彩派畫家。說到點彩派, 就想到秀拉。沒錯, 這位安格朗先生, 也是秀拉的朋友和追隨者。

青年安格朗, 是安格朗的自畫像, 畫作技巧和秀拉的父母親畫像類似 (請參考http://letsenjoyarts.blogspot.tw/2016/03/blog-post.html) 。老年安格朗, 則是安格朗的朋友, 馬克西米‧盧斯 (Maximilien Luce) 所繪。盧斯也是秀拉的朋友和追隨者。

這兩張不同年紀的畫像, 顯示了畫家安格朗由青年時期的帥氣, 轉成老年時期的穩重。您喜歡哪個安格朗呢?


費內翁先生

這位先生看來神氣的呢! 他是哪位呀?


這位費內翁 (Félix Fénéon) 先生, 是一位作家, 也是大畫家秀拉的朋友。費內翁不儘寫了一些介紹秀拉與其朋友們的作品的著作, 也保存了他們的一些畫作, 為我們認識秀拉和點彩畫派的作品, 諸多貢獻。

這幅畫作, 是保羅‧希涅克 (Paul Signac) 的作品。保羅‧希涅克是秀拉和費內翁的朋友, 其畫風也深受秀拉的影響。這幅畫, 便是用點描法所作。


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練習、練習、再練習!

這隻猴子有沒有很熟悉? 在哪見過呢? 他可不是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啊, 他也不是台北燈會裡的福祿猴, 雖然他看起來比福祿猴可愛得多了... 那他是誰呢?


這隻猴子, 就出現在秀拉的名作 <大宛島的周日午後> 裡, 由那個資產階級富人的妻子, 手牽著呢! (沒看到的, 請前往: http://letsenjoyarts.blogspot.tw/2016/03/blog-post_20.html)

這張猴子畫作, 是秀拉為了準備 <大宛島的周日午後> 而做的練習。為了這隻猴子, 秀拉做了很多次的練習, 這張只是其中之一。然而, 不只是猴子而已, 留存至今的, 也還有秀拉的小女孩練習作。這是大畫家秀拉對待作品的態度: 練習、練習、再練習!

我們是否也以同樣的態度, 面對我們的作品呢?


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看盡巴黎人的一生

一幅畫也能看盡巴黎人的一生! 這麼厲害? 是哪一幅畫呢?

大宛島的周日午後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 是秀拉 (Georges-Pierre Seurat) 的名作之一。 畫裏人物眾多, 各種類型的人都有。


那, 為什麼說看盡巴黎人的一生呢? 待我細細說來…

畫面中間, 有個穿著白色洋裝的小女生和撐著陽傘的女人。華老師說, 這是一對母女, 正在散步。這是當時的巴黎人的童年時期, 對吧?

最左邊有個正在釣魚的女人。華老師說, 這位小姐, 是個正處於花樣年華的女生。啊這不就是青年時期嘛!

左上方, 有兩個直直地挺著腰桿, 並且穿著同樣顏色衣服的男生。華老師說, 他們兩個是軍人。啊這是男生的青年時期吧!

白色洋裝小女孩的左下方, 有對夫妻, 一前一後地坐在草地上。好的, 結婚的夫妻有了!

兩夫妻旁邊, 還有個穿著短袖上衣, 半躺在草地上的男人。華老師說, 這是藍領階級的工人。嗯, 藍領階級。

右下方有一對夫妻, 妻子的屁股翹得很誇張, 丈夫的手指上還夾著一隻雪茄。華老師說, 這是資產階級的大富人。哈哈, 他們可能是像遠雄集團的趙藤雄差不多有錢的大富(ㄏㄨㄞˋ)人呢…

白色洋裝小女孩的左邊有棵樹, 樹下坐著一個老人和一個身穿白色衣服、頭戴橘紅色長巾的人。華老師說, 這就像是現在的台灣, 雇用外籍看護來照顧家裏的老人。哇, 原來一百多年前的巴黎人, 就已經有外籍看護了啊!

還有外遇的呢! 就是白色洋裝小女孩右上方的樹下, 女生用手親密地勾著男生的脖子的那對啦!

這幅畫作, 展現了19世紀在巴黎生活的各類形形色色的人, 從小孩到老人, 從工人階級到資產階級, 真是有趣。

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

哪裡的釣客?

秀拉 (Georges-Pierre Seurat) 很喜歡畫都市中的風景。這幅也不例外, 畫的是在巴黎附近河流旁邊正在釣魚的人們。

不過怎麼地, 我越看越像是內湖的碧湖公園裏的釣客也....


父親和母親

這是畫家喬治秀拉 (Georges-Pierre Seurat) 筆下的父親和母親。這兩幅畫, 約在1880 年代完成。可是, 我卻在這兩幅畫中, 看到民國五六十年代努力打拼的台灣百姓。100年的距離, 好像沒有很遠...


2016年2月28日 星期日

500年前的法國鄉村

繪畫也可以保留住 500 年前的風景。

勒南兄弟(Le Nain) 的這幅畫, 畫的是當時的法國鄉村景色。這看來是一個牧場, 有牛、羊, 還有騎馬的人; 也可以看到當時的鄉村房舍外觀, 有煙囪, 前面種了一排的樹。

牧場的樣子, 倒和現今澳洲墨爾本附近的牧場, 還很相似呢! 是說, 澳洲的鄉村生活, 還很500年前風格嗎???


2016年2月9日 星期二

日本卡通



當我看到這張畫的時候, 噗的一聲笑了出來。這根本就是小時候看的日本卡通的畫面嘛!

是日本卡通抄襲畫家 Philippe Noyer 的作品呢? 還是 Philippe Noyer 參考日本卡通呢???

藝術界的 "浪漫主義"

這幅畫作,是浪漫主義的色彩。華老師說,很像他半夜裡做的惡夢。

是啊,哪裡浪漫了?




原來我們誤解了這藝術界裡的 "浪漫主義" 的浪漫之意了啦!人家的浪漫,指的是豐富的想像力啦…

這幅畫,畫的是兩個人去地獄一探的情景。畫家畫了很多不同的地獄景貌,這是其中之一。

說到浪漫主義,話說之前讀中國文學史時,書上說屈原和李白是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當時也不太清楚何謂浪漫主義,就是喜歡李白的詩。有詩為證:

吾愛李白詩
文美氣澎湃
讀之心嚮往
不禁師為之

沒錯,我就是喜歡李白的浪漫啦!

五花馬
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消萬古愁

-- 李白 《將進酒》



畫中有詩

這幅畫,畫的是一首唐詩,哪一首呢?猜猜看…




松下問童子 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你猜對了嗎?它是畫家盧廷光的作品。


2016年2月8日 星期一

怪怪的耶穌


這幅畫講的是耶穌被抓的故事。相信大家很容易看得出來,左邊那位便是耶穌。可是這位耶穌好像有哪裡怪怪的,你發現了嗎?

對! 手臂肌肉太發達了,和耶穌的生平好像不太合喔…

對! 左側的一小撮頭髮捲的很, 是用髮捲捲過的? 耶穌怎麼還有那個美國時間在捲頭髮呢?

畫家卡拉瓦喬選用的模特兒太帥了,不符合聖經對耶穌的描述啦… 敗筆一個!



500年前的食物


看畫好玩的地方之一, 就是你可以從畫中發現 500年前的人們所吃的食物, 竟然出現在你今天的晚餐上!

這幅畫是500年前 Pleter Aertsen 的畫作, 可是裏面所有的食物, 500年後的今日人們依然還在吃。最左邊的那個半圓形的, 是Cheese (起士)。旁邊的格子花紋的餅, 像是現今的鬆餅類。不過, 華老師說他們法國人吃這類餅的時候, 中間是有夾東西的, 聽起來像是鬆餅三明治。鬆餅前面的麵包, 現在還常出現在麵包店吧! 右邊的烤餅, 是很結實的, 吃了很飽的那種。華老師說, 這種烤餅目前還常在德法的鄉間看到。我看起來, 倒很像台灣的蔥油餅!

你吃過哪些呢?



訓練你的眼睛

"You must train your eyes.", 你必須訓練你的眼睛, 華老師如是說。就像是運動選手要努力訓練他的肌肉一樣, 藝術的學習, 也是要訓練你的眼睛的。

這幅畫是畫家 Peter Brueghel 的作品, 畫的是一個希臘神話故事,哪個故事呢?猜猜看。答案在最下面。秘訣: 右下方溺水的人。


:
:
:
:
:

溺斃的人旁邊, 散落了很多的羽毛。對, 這個溺斃的人, 就是那個穿上蠟黏羽毛的翅膀, 跟著父親飛離迷宮監獄的伊卡洛斯。

父親代達羅斯因為得罪了當時的國王, 父子兩人被關進了一個迷宮裏, 無法出來。然而, 聰明的代達羅斯用蠟把羽毛黏起來做了兩對翅膀, 要用它來飛離關閉他們的迷宮小島。出發前, 父親代達羅斯警告兒子伊卡洛斯: 跟著我, 不要飛得太高。結果, 兒子伊卡洛斯在飛行途中太興奮了, 忘了父親的警告, 飛得很高, 以致太接近太陽, 導致蠟熔化、羽毛散落, 伊卡洛斯就墜落海中死亡了。



反抗


這幅插畫, 讓我想到前陣子無殼蝸牛在帝寶門前的抗議。

這是畫家 Kathe Kollwitz 為了一本書 "The Weavers" (紡織工) 所畫的插畫。這本書說的是窮苦的底層人民被欺壓的困境與起之反抗的過程。

在2016大選過後, 再次來看此畫, 不禁令人感到欣慰。欣慰的是, 台灣人民這次以選票平和的向執政當局反抗成功。這都是幾十年來前人的努力, 才能達到的啊! 遠的如電影賽德克巴萊所演的日治時期狀況, 近的如太陽花的警察打人和水車噴民, 台灣人民經歷了如此多的壓迫, 依然不屈不撓, 才能有今日的和平政權轉移啊! 台灣人民, 太棒了!!!



藝術品的脆弱


這幅是板畫。目前所存留於世的畫家 Paul Jacoulet 的作品, 大概只剩下板畫而已了。藝術品的脆弱, 由此可見。

"I do like this.", 華老師如是說。

你也喜歡這幅畫嗎?


夜之花

在2016總統大選的激情過後, 讓我們用藝術來平撫心情。

Flower in the night, 夜之花, 是這幅畫的名字。 就不知這 "花" 指的是畫裏的黃花, 還是這位美女?


畫家 Paul Jacoulet 是個日本化的法國畫家, 熱愛日本文化的他, 作品都有濃濃的浮世繪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