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6日 星期六

巴黎與藝術 - 2016 暑期課程 (四)

為什麼巴黎如此地聲名遠播呢?
為什麼人們對巴黎趨之若鶩呢?
海明威說, 巴黎是一席 <流動的饗宴>。是的, 巴黎的文藝氣息, 巴黎的帝國風華, 巴黎的浪漫情懷, 在在都讓人們為之嚮往與傾倒。
讓老巴黎人華文軒老師帶領你一探究竟, 揭開巴黎的魅力泉源。
<Paris and Arts 巴黎與藝術>, 7月22日起, 每週五晚上, 就在內湖社大!
英語教學, 趕快來報名喔!


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太空漫遊?

大家看看, 這幅畫像不像小時候的卡通影片裡的畫面啊?


華老師說, 伊夫·坦基 (Yves Tanguy) 的畫作, 很小孩子氣。也是啦, 他的畫, 不是讓我想到卡通影片, 就是讓我覺得很像科幻小說裡面的場景。就如同下面的這幅畫, 讓我想到前些年看的一本科幻小說, 亞瑟.克拉克的 <2001太空漫遊>。


我已經記不清 <2001太空漫遊> 裡的細節了, 大概就是外星人在月球設了一個基地, 用磁力黑石板對準木星, 和木星的基地做連絡, 而這塊磁力黑石板, 可是這個小說裡的主要角色之一呢, 她有個暱名, 叫作 “老大哥”。

再回來看看伊夫·坦基的這幅畫作: 第一, 她那前方的機器設施, 很像阿姆斯壯登陸月球時的登月小艇。登月小艇前方那凹凸不平的路面, 像不像月球呢? 再者, 前方聳立了一塊石板, 這塊石板像不像那 <2001太空漫遊> 裡所說的磁力黑石板老大哥呢?

我強烈懷疑, 亞瑟.克拉克是看了伊夫·坦基的這幅畫作之後, 才寫出太空漫遊的!

好吧, 我想像力太過旺盛。

死神 (The Death)

最近在臉書上看到一篇有關西洋死神的介紹, 也正好華老師在前些日子為我們介紹了一些關於死神的畫作, 讓我想寫這篇死神。

中華傳統文化下的死神, 大概是十八層地獄下面的閻羅王和他派來陽間抓人的小鬼了吧! 但是, 西方文化世界裏的死神, 是什麼樣子的呢?

華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死神。身穿全罩式斗篷衣, 手握長柄鐮刀, 這就是一般人認知上的死神的樣貌。


然而, 死神除了這個斗篷加鐮刀的樣貌之外, 還有哪些樣貌呢? 我們往畫家的作品裏找找。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漢斯·巴爾東·格里恩 (Hans Baldung Grien) 的畫作中的死神, 是這樣的: 拿著沙漏計時器的骷髏人。


畫中, 美麗的小姐只顧著對鏡子看, 整理自己漂亮的頭髮, 殊不知死神就在她後面, 拿著沙漏計時器計算著她的期限呢! 這幅畫要告訴我們的是: 我們必須時常虔誠祈禱, 以準備死亡的到來, 才能夠進入天堂之境。否則, 當死亡到來時, 我們還沒準備好, 就只好跟著死神到地獄去了。

這幅畫所表達的意思, 或許並不太符合現今的科學時代, 因為這幅畫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呀! 然而, 要我們多行善事、嫉惡如仇的宗旨, 還是能在這個社會推廣的。

忽然想到, 中華文化裏, 好像沒有天堂的概念喔! 人死了之後, 不是再次投胎轉世, 就是下地獄耶! 喔, 你說不是有個孫悟空大戰天庭的天庭嗎? 那天庭是給玉皇大帝和一群神仙們住的地方耶! 咱們這些平凡人死後, 好像無法到天庭裡面住呢?




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巴黎與藝術 - 2016 暑期課程 (三)

巴黎, 這「世界藝術之都」的美名, 絕非浪得虛名! 她那隨處可見的美麗建築、法式公園、和裝置藝術, 在在都讓人們為之傾倒。

巴黎的偉大, 絕非一蹴可及的。我們不儘要了解巴黎的現在, 也要追溯巴黎的過去, 看看巴黎一路走來的行蹤。

讓我們一起走進巴黎, 散步在前世今生的縱橫交錯裏!


<Paris and Arts 巴黎與藝術>, 7月22日起, 每週五晚上, 就在內湖社大!

英語教學, 趕快來報名喔!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巴黎與藝術 - 2016 暑期課程 (二)

朋友們, 準備好要和我們一起漫步在巴黎了嗎?

漫步在塞納河邊, 看看那橋上的美麗裝飾。
漫步在盧森堡公園, 聽聽那雕塑引人入勝的故事。
漫步在羅浮宮旁, 緬懷太陽王路易十四的偉大建築。


<Paris and Arts 巴黎與藝術>, 7月22日起, 每週五晚上, 就在內湖社大!
詳情請看: http://nh.tpcu.org.tw/course/s/10503




Cubism 立體畫派

有個畫派, 我不是很喜歡他們的畫, 也看不太懂他們畫的是什麼。這個畫派, 就是立體畫派 (Cubism)。讓我們先看看其中一幅畫吧!


這是立體派畫家 Jean Metzinger 的作品。各位喜歡嗎?

既然我不是很喜歡立體畫派的作品, 那為什麼我現在要介紹立體畫派呢? 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樣, 也看不懂他們是在畫什麼。但是, 就是這個 “但是”, 讓我想介紹一下這個畫派啦!

但是呢, 有一個主題, 傳統繪畫和立體畫派都對相同的主題, 有類似的畫作, 那如果把他們兩幅畫擺在一起, 兩相對照, 這應該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吧! 正好我們就發現了這一幅畫作啦!

下面這兩幅畫作, 皆是母女主題的畫作, 一幅是 18-19 世紀的畫家 Vigee-Lebrun 的作品, 另一幅則是 20 世紀立體畫派畫家 Jean Metzinger 的作品。

 

各位看倌, 這下你看懂了一點了嗎? 立體畫派的畫作, 是用各種立體幾何圓錐體, 來組合成畫家想要的圖像。

雖然我有一點點比較看得懂立體畫派的畫了, 我還是不太喜歡這派別的畫啦! 你呢?


畢卡索的創作特色來源之一

畢卡索 (Pablo Picasso), 堪稱是 20 世紀最有名的藝術家之一。讓我們先來瞧瞧他的作品:


您喜歡這幅畫嗎?

雖然畢卡索如此地盛名, 有些人看到他的作品, 還是會覺得, 把人畫得歪臉斜嘴的, 有什麼好看的?

且不管他的畫作是否美麗, 我們必須承認, 他的確是個創作力十足的一位藝術家。那他豐富的創作力, 來自哪裡呢?

讓我們先來看看他的照片。


這是青年畢卡索, 還滿帥的, 是吧? 喔喔喔… 看完了帥哥, 請把眼睛往帥哥旁邊看看, 看看他周遭的擺飾。畢卡索的後面, 有兩個高高的人偶, 造型還滿原始的, 看到了嗎? 人偶另一邊的架子上, 則擺滿了類似的小型原始人偶。這些人偶, 從哪兒來的呢? 而這為數不少的人偶, 和畢卡索的創作, 又有什麼關係呢?

讓我們一一來探討。

華老師說: 20 世紀初期的那個時候, 法國在非洲有很多的殖民地, 也因此有很多的法國人去了非洲, 有的是軍人值勤到非洲, 有的是民眾去非洲旅行經商, 等等。這些人從非洲回到法國的時候, 帶回了很多的紀念品。而這些從非洲帶回來的紀念品中, 也有一些是類似畢卡索照片裡的人偶一樣的非洲原始部落的雕刻品。在20 世紀初期的巴黎街頭上,, 這些非洲的雕刻品數量, 可謂為數不少呢!

看來青年畢卡索, 對這些非洲來的原始雕刻, 非常地喜愛呀! 這不? 照片裡他收藏了很多的非洲原始人偶的雕刻品呢!

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些非洲原始部落的雕刻, 對畢卡索的創作, 有什麼影響呢? 以下有兩張圖, 左邊那張是一個非洲原始面具的照片, 右邊那張則是畢卡索的作品。有沒有發現, 這兩個圖形, 相似度非常地高呢!


畢卡索真的非常喜愛非洲藝術啊, 喜愛到甚至把它融入了自己的創作裡了呢!

畢卡索從非洲原始藝術裡, 找到了他創作的特色。我們又能從哪裡找到我們的創作元素呢?